close

  11月3日訊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已經成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時代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做到‘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近年來,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新要求,著力配好班子、選好幹部,把心思和力量凝聚到加快發展上來;抓好基層、打好基礎,使黨的旗幟在每個基層陣地上都高高飄揚;建好隊伍、用好人才,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為全省改革發展大局提供堅強保證。

  從今天起,本報將開辟“從嚴治黨抓落實凝心聚力促發展”專欄,陸續刊發我省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新探索、新方法和新經驗,進而教育、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認真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始終做到忠誠幹凈擔當,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勇氣和力量,奮力譜寫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擇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政策方面手腳還要放開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讓人才事業興旺起來”。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緊緊圍繞事業發展需要,積極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激發人才能力、潛力、動力,提升區域發展核心競爭力,新常態下的黑龍江,正日益成為吸引各路人才集聚、創業創新的熱土。

  放開手腳,“黃金20條”人才新政拋出引智橄欖枝

  省委書記王憲魁多次強調要圍繞產業項目建設引進、培養科技創新和經營管理人才,為產業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年初,省委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王憲魁指出,我省在吸引人才方面確實存在劣勢,但完全可以通過政策創新來彌補,要以獨特的慧眼識才,寬闊的胸襟容才,做到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臺瞭《關於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激勵人才創新創業若幹政策的意見》,這是我省人才發展史上裡程碑式的重要文件。“黃金20條”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開放的政策引領人才,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評價和資助人才,不唯職稱、學歷、資歷,隻比成果、貢獻和效益。對引進的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直接服務我省重點產業發展的高端人才,省財政最高給予每人200萬元的生活資助和項目啟動資助資金。

  9月,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等10部門聯合出臺瞭《暢通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實施辦法》。對經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的引進人才荃灣迷你倉,在職稱晉升、項目申報、創辦企業等方面享受“綠色通道”服務,各職能部門設立專門窗口、指定專人負責,為引進人才在規定時限辦理相關手續。

  尚賢者,政之本也。“黃金20條”人才新政及與其配套的一系列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陸續出臺,引起社會廣泛關註。這個“猛料十足”的文件,讓各類人才切實通過對比感受到這樣一個事實:黑龍江與發達地區相比,雖然目前經濟欠發達,但人才政策、體制機制不落後;雖然區位不占優勢,但正在實行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人才開放;雖然氣候寒冷,但卻能真正創造出暖心留人的人才發展環境。

  半年來,人才政策的吸引力正在轉化為龍江發展的軟實力,推動全省改革發展不斷闊步向前。

  擇天下英才而用,全省高層次人才實現凈流入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公佈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世界傑出女科學傢獎”獲獎者名單,我省的引進人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研究員名列其中,是第五位獲得這一榮譽的中國人。

  2012年之前,我省僅有幾十名像陳化蘭這樣年輕有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且大多集中在部屬高校、中直院所。近年來,全省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持續發力,已吸納留學歸國人員5000多人,引進各類海外高層次人才500多人,54人入選國傢“千人計劃”,新增“長江學者”、“萬人計劃”入選者33人,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等省屬高校院所都成功培養引進“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專傢等一批高端人才。

  前些年,我省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相對較多,一些教師、醫生、工程技術人員流向沿海發達地區。近幾年,“雁南飛”現象得到大力緩解,一系列數據證明,以政策紅利釋放人才活力,我省部分領域已顯現人才集聚效應。根據抽樣統計,近5年來,我省引進的副高以上職稱人才多於流向省外的人才,“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更是實現瞭凈流入。

  這說明,我省近年來實施的人才引進政策是接地氣、有成效的。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已擁有國傢級專傢2805人,其中,“兩院”院士38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61人,“千人計劃”專傢54人,“萬人計劃”專傢23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33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2596人;省級專傢2762人,其中省優秀中青年專傢606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8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傢1975人。此外,全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隊伍量質齊升、不斷壯大。

  優化人才環境,讓引進人才各得其所各盡其能

  人才政策,落實為先。省委組織部按省委部署荃灣迷你倉庫,協調有關職能部門,抓好各項人才政策措施落地: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委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加大人才發展資金投入;暢通引進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吸引鼓勵高層次人才“落地”;提高人才待遇,落實獎勵和激勵政策;用拴心留人的務實舉措,引導人才在我省創新創業。

  趙勻教授是我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之一,他帶領課題組主持開發的系列水稻寬窄行插秧機,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團隊研究成果獲4項國際專利、40多項國傢發明專利,為我省新農機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省委、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幫助趙勻教授科研立項,研究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是我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黃金20條”人才新政及之前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在全省營造瞭寬松的人才發展和創新創業環境,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大有作為提供瞭優良環境和發展空間。

  我省“千人計劃”專傢楊曉明,回國前曾擔任美國微生物及生物工程學會院士,掌握蛋白和抗體藥物研發核心技術,回國後建立瞭新型基因生物藥品研發和生產企業。“能在短時間內及時兌現扶持承諾,大慶人才政策是一流的!”他的創業感觸,或許是對我省積極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的最好闡釋。

  搭建平臺載體,讓人才在龍江落地生根開花果

  三年前,我省依托14個國傢級開發區建設人才發展試驗區,圍繞重點產業項目引進人才,舉辦院士龍江行、海外學人龍江行、海外學人黑龍江創業洽談會等系列活動,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吸引高層次人才攜帶技術成果在我省轉化落地、發展壯大,直接助力經濟發展。

  以國傢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哈爾濱高新區為例,近年來高端人才領銜的一大批行業龍頭項目在此安傢:甲骨文、神華集團等3個世界500強區域基地和總部項目入駐;臺灣聯強國際、航天海鷹鈦合金等一批行業領先項目開工建設;中國寶力集團創新產業園、中國寶安集團石墨產業科技園簽約入駐。

  據統計,三年來,全省累計建設重點產業項目1351個,引進人才2.5萬人。僅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就有211個項目開工建設,並先後引進院士6人、碩士510人、海外留學人員60人,成為我省科技創新的又一“發動機”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嶄新“動車組”。

  今年7月,我省又成功舉辦瞭中組部“一帶一路”專傢咨詢服務暨黑龍江引進高端人才對接洽談活動,解決瞭涉及農業、新材料、對俄貿易合作等產業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和生產經營具體問題92個,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等單位積極與專傢開展對接,簽訂正式合作協議8個,達成長期合作意向32個,聘請特聘教授、科技顧問或首席科學傢等18名,龍江人才智庫再次提檔升級。

  人才聚則事業興。通過推進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全省人才隊伍活力得到有力激發,人才的創新驅動,正提升為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龍江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瞭源源不竭的智力引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ckyTurayug 的頭像
    RockyTurayug

    RockyTurayug的部落格

    RockyTuray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