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架設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新橋梁
遍佈全省的“人大代表履職網絡平臺”、代表接待室、代表聯絡室,使各級人大代表的履職更加廣泛、便捷……這背後的驅動力,源於省人大常委會啟動的“兩室一平臺”建設。去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偉帶隊赴浙江、上海就平臺建設進行考察,提出我省網絡履職平臺建設分三步走的工作方案,去年9月全省人大代表履職“兩室一平臺”建設啟動,創新開辟瞭互聯網上代表履職新陣地,架設起瞭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新橋梁。
看進展穩中有序成效顯著
兩室建設,遍地開花。
據統計,各州市、縣級人大常委會建立代表接待室54個,代表聯絡室371個。目前,全省各級人大“兩室”建設建成率為92%,年底將實現全覆蓋。
有固定場所、有醒目標志、有設施、有制度、有資料、有代表信息公示欄、有活動記錄是兩室建設的“七有”要求。完全達標的“兩室”,把代表們聚瞭起來,讓小組活動活起來,為代表履職創造瞭便利條件,這一做法得到瞭代表們的一致肯定。
通過建立健全制度,加強學習培訓、積極組織活動,不斷規范運作,兩室有效地發揮瞭代表參政議政、聯系群眾、服務中心、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作用,成為代表“知民情、聽民意、促和諧”的重要平臺。
網站建設,有序推進。
省人大常委會以人大代表履職網絡平臺建設第一步搭建工作已經完成,第二步完善和提升現有系統功能、欄目設置建設正在進行中。
在地方,各級人大緊密結合本級人大信息化建設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區別情況推進平臺建設:已建有門戶網站的西寧市、海東市人大常委會正在與信息服務公司協商探索建設代表網絡履職平臺;海西州及所屬八個地區現已建成門戶網站和代表網絡履職平臺,目前正在進行啟動儀式準備工作;黃南州、海北州也已建成網絡履職平臺,目前正在加載資料,進行完善;玉樹州人大自今年3月份以來,克服全州信息技術發展落後、專業人才缺失等困難,全力推進人大信息化建設,於今年8月建成瞭門戶網站和代表網絡履職平臺;海南州目前已建成門戶網站;果洛州門戶網站各項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荃灣迷你倉庫。
使用新媒體,註入活力。
已開通的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微信交流群、省人大代表微信交流群、履職QQ群、履職短信群發系統、履職平臺的手機版軟件等新興媒體,利用其操作便捷性通過智能手機即時通訊,使得群內成員隨時可以評論交流,這一創新性“點對點”推送方式,更大程度上方便瞭代表履職,吸引瞭代表參與;微博、微信、微視組成的“三微”發佈模式,以新科技設備的快捷性、推送信息的及時性、受眾群體的廣泛性,為代表有針對性地提出議案建議奠定瞭基礎。
看實踐增質提效運行有序
網絡平臺內容日臻翔實。
為瞭保證省人大代表網絡履職平臺每個板塊都有豐富實質性內容,省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安排專人管理,及時傳遞各方面工作信息,擴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采用“一對一”培訓等方式,增加代表操作體驗,提高代表利用網絡的能力;操作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優化功能設置,提高代表操作方便性。目前,平臺已發佈各類信息4000餘條,加載交流材料500多篇,網絡履職平臺逐漸成為代表和人大機關的“信息源”和“資料庫”。
實體平臺發揮傳統優勢。
今年4月22日,履職平臺上一則來自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居仁“關於加強對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對策與建議”引起瞭人代工委履職平臺管理人員的註意,一天後,就被轉到省教育廳和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研究解決,有效推動瞭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開展,“在平臺履職”優勢顯而易見。
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為例,截止目前,全縣20個鄉鎮、橋頭鎮10個社區建立瞭人大代表聯絡室。全縣各鄉鎮以代表聯絡小組為單位共建立瞭72個“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並制定“人大代表聯絡室”和“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工作職責和制度,實現瞭縣、鄉鎮、社區、村四級代表聯絡群眾網絡,積極圍繞當地群眾關註的問題有效開展活動,實現瞭全覆蓋、制度化、見實效的建設目標。
代表交流日趨暢通。
平臺以網絡論壇為依托,邀請馬復興、王占華、范雪蓮、尤良山、才保、郭守明等代表發佈如何當好人大代表等文章和履職交流材料,引導廣大代表交流心得和履職體會,促進代表積極履職;通過開展代表履職主題活動,人大代表深入選區、聯系選民,主動為群眾辦瞭實事、做瞭好事荃灣迷你倉庫。
代表聯系更加緊密。
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發出30000多條重要工作通知和履職信息;網絡履職平臺目前點擊量30000多人次,登錄量2000多人次。微信交流群成員180多人,活躍用戶40多人……這些數據表明,業務功能的日益健全使履職平臺逐漸成為代表履職的好幫手,使得人大與代表之間、代表相互之間、代表與群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看升級路徑明晰創新驅動
堅持點面結合,推進實體平臺網格化升級。
一些地方代表聯系群眾平臺運行剛剛起步,存在許多困難。鑒於此,人代工委按照先易後難、先點後面的思路,按照方便聯系選民和方便代表小組就近活動的原則,完善和加強兩室功能。同時,利用點面結合的辦法,推進兩室建設向基層再延伸、再深入,在未設立居民區、社區、村的區域安排代表聯絡點,聽取群眾意見,瞭解群眾訴求,兩室作用逐步在全省形成網格化全覆蓋。
註重運用新科技,促進網絡平臺建設優化升級。
經過一個時期的網絡平臺試運行,人代工委總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對系統功能、欄目設置和信息資料內容進行完善和提升,提高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力,優化網絡平臺的操作和功能設置,提升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建立起更協調、更高效的工作機制;同時加快研發手機APP履職平臺,進一步擴展短信群發系統、微信交流群等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范圍,逐步擴大至市州、縣鄉人大代表履職使用,著力發揮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優勢,使之成為各級代表的履職神器。
服務與管理並重,推動履職平臺運行規范升級。
管理是維持平臺高效運行和升級的根本。網絡履職平臺在強化平臺功能設置基礎上,出臺平臺管理、使用和考核辦法,推動平臺使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使代表履職平臺運行步入規范、優化、升級良性軌道;挑選組織群眾基礎好、能力強、熱心代表工作的人擔任負責同志和聯絡員;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活動計劃、輪值表等,制訂兩室職責、負責人職責、人大代表主要職責、聯絡員工作職責、人大代表接待選民日制度、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制度、人大代表向選民述職制度等,並經常檢查、對照、落實,“兩室”已然成為人代會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履行職務、聯系選民、接受監督、培訓學習和宣傳人大的重要陣地。